小编特意请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个相关科室的医生,一口气把过敏性鼻炎、湿疹、哮喘的预防和治疗说清楚!

在花粉飘散期,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,能占大约一半左右。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是由于免疫力太强,免疫平衡被打破了,才会触发过敏性鼻炎的。

一般来说,父母双方如果有一方是过敏疾病患者的话,孩子患过敏疾病的可能性就大一点[1]。

“老过敏人”一般都知道,鼻炎犯了,赶紧吃抗组胺药。这就是抗过敏药物治疗的一种。

抗组胺药,现在用到比较多的是第二代,如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等,比起第一代的扑尔敏,基本没嗜睡、困倦等副作用。

鼻喷激素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,如丙酸氟替卡松、布、丙酸倍氯米松等,中重度患者可选用。

白三烯受体拮抗剂,主要是孟鲁司特钠,伴有严重鼻堵、咳嗽、哮喘的患者可以用。

交感神经α受体,最常用的是1%麻黄碱或0.5%呋喃西林麻黄素。发病时的鼻黏膜肿胀与阻塞,可以用这类药物局部滴入,以收缩血管。但这类药千万不要长期用,以免造成药物性鼻炎。一般建议不要超过1周。

上述药物有些是不需要处方、可以直接到药店购买的,如抗组胺药、某些鼻喷激素;

也叫“脱敏治疗”,先进行过敏原检测,明确过敏原之后再进行适当方式的治疗,包括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脱敏试剂。

虽然免疫治疗也做不到让人一辈子不犯病,但治疗结束后长期有效,可以说是一种相对除根的方法吧。

对于一个“老鼻炎”来说,要想让自己尽量舒服些,就有必要了解过敏的基础知识。

特应性皮炎又叫“特应性湿疹”,从2岁的小宝宝到60岁的老年人,都可能得[4-5]。

如果一换季就皮肤痒或者常年痒,伴随皮肤损伤,记得一定要赶紧看医生,挂皮肤科!把诊断和治疗的事情留给医生就好了。

你需要了解的是生活中的日常护理。小编从衣食住行洗护6个方面,帮你整理得明明白白。

合理忌口。结合过敏原检测结果与自身的食物过敏史,对于食物过敏原阳性检测大于二级的食品应小心食用。

每天全身外用保湿润肤剂(无香精、无色素、无酒精),轻度的人每日一次,中重度的每日两次。

来自某些树木、青草、野草等植物的花粉,进入人的鼻子、气管和肺,可能引起哮喘。

哮喘发作时,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:尽快脱离过敏的环境,使用能迅速、有效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[7]。

现在用到比较多的,是含有吸入糖皮质激素+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联合制剂。两种药物在同一个吸入装置中,既能减轻气道炎症,又能扩张支气管,使哮喘得到良好的控制。

如果喘息症状严重,应当坐位或半卧位休息,保持呼吸道通畅,清除口鼻分泌物。

如果身边有人出现严重的哮喘发作,记得要做好安抚,避免患者出现紧张或恐慌情绪。

1.严重哮喘发作:在休息时气急或呼吸困难,导致身体被迫处于前弓位,或说话时只能说出单词而不成句,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30次,喘息声音响亮或脉搏过快,大于120次/分。

2.长期大量使用支气管舒张药物,特别是每个月使用沙丁胺醇(一种速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)超过1支。

4.最近一年内,曾因哮喘严重发作住院或去过医院急诊救治的患者,出现哮喘症状或症状加重。

季节性哮喘发作的人,可在好发季节前的2~4周开始持续、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,或者吸入糖皮质激素+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联合制剂,直至度过好发季节[8]。

在过敏季节外出时,一定要携带含有沙丁胺醇或福莫特罗的急救药物,避免突然发作。

同时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指数,在花粉指数较高的季节关上窗户,日间或午后最好留在室内不要外出,减少吸入花粉。

[3]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,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.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(2022年,修订版) [J] .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, 2022,1-00828.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