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算你没有读过米兰·昆德拉的作品,至少你肯定听过他的代表作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。
米兰·昆德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,最受国内读者追捧的外国作家,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从1986年中国翻译界开始翻译昆德拉先生的作品开始,仅在2001年之前,中国翻译界就先后翻译了昆德拉将近200万字的作品。
2003年,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,由法文翻译家、法国文学专家许钧担任翻译,截止2023年,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销量在大陆地区已突破三百万册。
可以说出生捷克的米兰·昆德拉和南美的马尔克斯是对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中国文艺青年影响最大的两位外国作家。
只要你看到有国内作家写作开头来个“多年以后,我……”的句式,那毫无疑问,肯定是受了马尔克斯的影响。
而米兰·伦德拉对中国文艺青年的影响没有马尔克斯那么直观,但是影响却更为深邃。
简言之,米兰·昆德拉对中国文艺青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式的,是会影响这个人的人生观、价值观的;而马尔克斯的影响虽然直观,但是受影响者摆脱了也就摆脱了。
这其实是契合了国内许多人内心对“高大上”、“高大全”是有非常负面的看法的,骨子里是在逃避“崇高”的。
比如这些年很火的电视剧《大秦帝国》,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喜欢《大秦帝国》,是因为《大秦帝国》的小说和电视剧都传递了一种观念:虽然当时秦国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,但是他们的牺牲对于秦朝统一六国,对于“华夏”的形成是有意义的。
换言之,这些喜欢《大秦帝国》的朋友,在他们看来,“意义”比“人”重要。只要“人”的牺牲有“意义”,那么这个“人”的死亡就是可以接受。
但是,既然有喜欢《大秦帝国》的朋友,自然也有讨厌《大秦帝国》的朋友,这些朋友认为作为普通人,根本没有创造历史的可能,一生都只是在默默承受历史。一个普通人追求“意义”本身才是真正没有意义的。
客观地说,米兰·昆德拉在国内的大火和张爱玲在国内的大火,本质都是一样的,迎合了一部分人解构价值,逃避崇高,否定“意义”,强调个体优先。
目前国内许多分析米兰·昆德拉的文学评论家,都从存在主义入手去分析米兰·昆德拉,认为米兰·昆德拉是反媚俗的。
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,米兰·昆德拉所反对的东西其实不是媚俗,也不是西方学者所说的昆德拉反布尔什维克,他反对的是“伪崇高”。
米兰·昆德拉反对的“伪崇高”和意识形态关系不大,在东欧剧变,捷克、波兰等东欧国家已经融入欧洲世界之后,米兰·昆德拉作品里依然充满了对中产阶级形成的“伪崇高”的讽刺。
总而言之,米兰·昆德拉在社会观上,他更接近于英国的经验主义,而非源自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。
大陆理性主义与英美经验主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两者对于“宇宙有没有一种先验的,不言自明的秩序”有本质区别:宇宙万物如果有秩序则有意义,反之就没有意义。
米兰·昆德拉认为寻求“意义”是人类的原罪,而一旦寻求“意义”,人类社会就会自然而然产生“自我感动”的“伪崇高”。
再举一个例子,现在国内中产阶级家庭多多少少会让孩子学钢琴、小提琴;谁家的孩子要是没有学钢琴、小提琴,跑去学了二胡和唢呐,会被嘲笑。
这种中产阶级的孩子就应该学钢琴/小提琴,就是一种“伪崇高”。而送孩子学二胡、唢呐的家长会被嘲笑,则是被“伪崇高”所伤害的受害者。
米兰·昆德拉主张只有在一个多元的社会,人类才可以或多或少地逃避“伪崇高”,避免被“伪崇高”伤害。
他借用海德格尔的“生命的世界”,实际上是主张消解意义,回到经验世界。生命的世界是多元的,参差多态的,不确定的。
当然,米兰·昆德拉的主张也不是都是正确的,他反对“伪崇高”,反对的过于用力,其实已经走向否定一切“意义”的虚无。
为什么介绍国内有哪些明星读过米兰·昆德拉的作品,要说这么一大堆米兰·昆德拉的主张和观点?
因为单纯的告诉大家哪些明星读过米兰·昆德拉的作品没有意义,大家看了之后只会“哦,晓得了,谁谁谁读过米兰·昆德拉”。
只有先给大家介绍了米兰·昆德拉的主张和观点,这样大家才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是她们读米兰·昆德拉,为什么其他明星不读。
“这个电影的故事,好像放在另一个地方也是成立的?”采访从她的新电影《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》聊起,这个故事发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。
徐静蕾十分坦率地认可了这种看法:“其实真的这个爱情发生在什么地方都是可以的……”而之所以选择在布拉格,是因为她自己在大学时读米兰昆德拉,有一点布拉格情结,刚好又没有去过,“有一点私心,又有一点冒险的感觉。”
“这个电影的故事,好像放在另一个地方也是成立的?”采访从她的新电影《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》聊起,这个故事发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。
徐静蕾十分坦率地认可了这种看法:“其实真的这个爱情发生在什么地方都是可以的……”而之所以选择在布拉格,是因为她自己在大学时读米兰昆德拉,有一点布拉格情结,刚好又没有去过,“有一点私心,又有一点冒险的感觉。”
高圆圆则是在微博里晒出了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,顺便说一句,李冰冰当时在微博晒的是山下英子《断舍离》。
梁朝伟是典型的文艺青年,他不仅仅读过米兰·昆德拉,他还喜欢沈从文、村上春树、三岛由纪夫、托马斯·曼。
除了以上三位明星,浙江卫视的“当家花旦”主持人朱丹也很喜欢米兰·昆德拉的作品,她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把一本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涂的密密麻麻,全是笔记和感悟:
我会直接把想法写在书上,我看完的书上面都会多出很多字…以前在读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时,一整本书都被我涂得密密麻麻的,读这本书的时候感想特别多。
我会直接把想法写在书上,我看完的书上面都会多出很多字…以前在读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时,一整本书都被我涂得密密麻麻的,读这本书的时候感想特别多。
大家还知道哪些明星以及主持人读过米兰·昆德拉的作品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《明星阅读大调查:高圆圆演周芷若时迷上了武侠》,林艳雯、范辰子,《青年报》;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